发布时间:2017-12-10 13:48:05
*
四年时光,三篇设计札记,讲述一座私宅。
献给主人与他们的家。
—— 邱德光
*
楔子:桥
这座家宅的故事,从一座「桥」开始。
2013年冬天,北京刚下过第一场雪,台北正值温润的雨季。
落雨之后,我常会在台北家中的花园里读书,也是在那个时候,接到袁欣从北京打来的电话。
电话那头,他的语调有种按捺不住的兴奋,说起方才初见的一对年轻夫妇。他们在北京近郊原本居住的别墅旁买下了比邻的另一座,希望在此营建起一座新的家宅,容纳他们长久积淀的对于家的梦想。
话闭后,我收到两栋别墅的平面图——如何将这两栋建筑联结为「一个家」?
彼时,雨后的薄暮里,一轮淡淡的彩虹正架在台北的天空上。
「要有一座桥!」我当即在两栋建筑的半空勾起一座廊桥;又在其间的区域,划出一片开敞大客厅。
上 邱先生手稿:一座净高7米、面积达160平米的大客厅架在原本的两座建筑之间,使之相联
上 通长近9米的空中飞桥,形成联通两栋建筑的通道,这里同时也是一个家人在此相遇的场所。
为了不破坏空间的整体性,廊桥被设置为完全悬空,采用了八块完整的白色金属扣板将其通体包裹,形成在视觉上消失的效果
现在回想,一座私宅诞生的背后,实在有着诸种因缘的际会。两位主人非常喜欢这个构想。
之后的五个月里,袁欣陪同他们走访了我们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的代表项目,数次见面,交流彼此关于家的想法。在对主人的性情、志趣及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相知之后,我们方能负责任地说:这个项目或许到了签约启动的时候。
2014年初夏,两位主人来到台北,时隔近半年后,这才是我们的第一次见面。
从那次会面开始,我就知道这个案子在我迄今三十多年的设计经历里,会留下特殊的印记。
它的特殊并不在于面积达3300平方米的罕见尺度,而在于主人对生活的那种极致追求,这种追求背后涌动的情感,让人动容。
我至今记得,女主人拿出了一份 30 页的 ppt 及 excel 表格,向我们讲述她对家宅中每个空间的想法,细致到列出每个空间的最低需求面积。
那份ppt的标题我仍记忆犹新 ——「 我们的家:致生活与生命的本质」。
入口地面上的凤凰图腾,“凤”取自主人的姓氏。我们采用石材嵌入马赛克打造出灵鸟腾云的动感,在图腾的营造上对中国水墨画的泼墨笔法进行了“神借”。
上 李伟&刘知音作品《夜晚是静静的等待》 铸铜化学着色 65x45x90cm
上 颜石林作品《唐吉坷德的梦》 铸铜着色 246x250x250cm
德光居ag真人官方网址官网:www.tkhomedeco.com
官方微信:上海德光居
关注与当下奢尚生活同步接轨的新装饰主义家具品牌。
请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: